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创新方法在伤口护理领域取得了重大飞跃。通过部署氩气大气等离子射流,他们成功地将巨型螺旋藻(一种蓝绿色微藻)转化为超薄生物活性涂层。
这些涂层不仅可以解决细菌感染,还可以促进伤口更快愈合并具有有效的抗炎特性。这对于治疗慢性伤口尤其有希望,因为慢性伤口往往因愈合时间长而带来挑战。
这种新方法可以降低银和其他纳米颗粒发生毒性反应的风险,并降低对伤口敷料中常用商业涂层的抗生素耐药性。
发表在纳米技术杂志《Small》上的最新进展揭示了一种新的、刚刚获得专利的等离子体辅助技术,该技术可持续地将极大螺旋藻生物质加工成生物活性超薄涂层,可应用于伤口敷料和其他医疗设备,并能够独特地保护患者免受感染,加速愈合并调节炎症。
弗林德斯大学生物医学纳米工程实验室的ViKhanhTruong博士说,这项新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天然补充剂。
“我们正在使用等离子涂层技术将任何类型的生物质(在本例中为巨型螺旋藻)转变为可持续的高端涂层。
“通过我们的技术,我们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伤口敷料的涂层,而这种等离子技术是同类技术中的首创。”
氩大气等离子射流(Ar-APJ)系统概述。A)照片显示了用于将巨藻生物质转化为坚固的超薄涂层的氩气常压等离子体处理(Ar-APJ)的设置。B)照片显示氩大气等离子体射流(Ar-APJ)。C)Ar-APJ在氩气流量为10LPM、电压为10kV时的OES谱。D)说明Ar-APJ如何将大鲳变成连续的超薄涂层。图片来源:小(2023)。DOI:10.1002/smll.202305469
大珠藻(一种蓝绿藻)的提取物通常用作蛋白质补充剂,并用于治疗湿疹、牛皮癣和其他疾病等皮肤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抗菌素耐药性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如果不采取行动,2019年将有近500万人死亡,预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将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细菌的多种基因变化可能导致它们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形成所谓的“超级细菌”。
合著者、NHMRC领导研究员兼生物医学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MatthewFlinders教授KrasimirVasilev表示,该技术为当前商业产品(包括银、金和铜涂层)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且是对抗抗生素的重要工具反抗。
瓦西列夫教授说:“这种新的等离子体促进下游处理可以改善从生物质中提取和纯化有用化合物,而不需要有害溶剂和大量能量输入。”
“我们现在正在探索这种独特技术的商业化途径。目前,还没有商业化的伤口敷料能够同时对抗和保护感染、有利地调节炎症和刺激愈合。
“我们相信,该技术将为医用伤口敷料制造商提供市场优势,并通过进入医院,为医疗保健和患者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