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造成的污染经常被讨论,但其对健康的影响却很少被强调。然而,用于制造服装的石化化合物对工人、周围社区和消费者产生有害影响。这个问题具有全球影响,但由于我们长期接触合成物质“混合物”的程度较低,其因果关系难以确定,因此对其评估很复杂。
此外,大多数这些物质通过相互作用或降解被证明是有毒的,就像环境中普遍存在且持久存在的偶氮染料的情况一样。
通过对可持续纺织品设计的研究,我探索设计如何有助于使纺织行业更加环保,重点是提高设计师、决策者和公众的生态意识。
设计主导的解决方案
20世纪60年代,设计师VictorPapanek是第一个解决与工业产品设计相关的环境问题的人。与此同时,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发起了生态意识的出现,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深刻影响。
然后在20世纪90年代,绿色化学促进了设计和生物学之间的合作,开发生态纺织品。这些纺织品符合《汉诺威原则》,旨在加强废物管理并保持水的纯度。这些原则旨在通过从源头消除有毒物质来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世界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催生了“从摇篮到摇篮”的生态设计理念,该理念在2000年代初期普及了循环设计概念。
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的方法
人类始终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进行创造。
然而,在20世纪末,生物学家JanineBenyus邀请我们观察生物体的运行机制,鼓励通过仿生学重新评估制造过程——这一概念从大自然的设计和过程中汲取灵感,以创造更可持续的技术。
例如,我们能否在室温下生产不含有毒分子的染料?这种方法导致设计、科学和工程之间的共同反思。帕帕内克早在1969年就倡导了这种多学科的设计愿景,其中生态学、医学和政治学在设计过程中发挥作用,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发展生态素养
1990年,教育家大卫·奥尔(DavidOrr)引入了生态素养的概念,以解决传统教育中以人类为中心而忽视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的重大差距。他主张通过环境教育培养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归属感,并建立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生产模式。这一概念有助于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培养责任感和明智的决策。
2000年代,时装设计研究员凯特·弗莱彻(KateFletcher)支持发展这种生态素养,以帮助行业利益相关者(设计师、消费者和制造商)了解工业和生活系统的隐含互连,表明时尚与自然保持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然后,在2018年,可持续设计研究员乔安娜·博纳特(JoannaBoehnert)强调,生态素养不仅促进新的、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且还拓宽了我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视野,以系统地应对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这也得到了生物学家EmmanuelDelannoy的支持,他提出了一种永续经济模型,将永续农业和经济学相结合,在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共生关系,增强复原力并促使我们重新评估我们与生物体的联系
重新发现丰富多彩的遗产
我的研究创作提出了对纺织染色的批判性反思。
这一研究领域引导我探索美学之外的色彩,以提出生态、经济和教学问题。
虽然时尚的迷人一面掩盖了纺织行业的健康和社会环境问题,但我将我的想法转向对染色的更全面的理解,包括它的起源、制造方法以及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我一方面研究史前以来有关天然染料的文献,另一方面会见该领域的专家,如科学历史学家多米尼克·卡登(DominiqueCardon)或生态文化工匠丽贝卡·伯吉斯(RebeccaBurgess)(Fibershed概念,旨在在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生产可生物降解的服装。
我还研究实地实践,包括AtelierLuma纺织实验室的实践,该实验室致力于生态、纺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交叉领域。
而且,我一直关注提供艺术科学方法的设计教育项目,将深层生态学融入到设计过程中。
自然与纺织工业的共生
此外,在我工作的研究实验室中,我尝试了传统和未来染色配方的交叉。
受工业生态学概念(循环经济的先驱)的启发,将一个行业的废物视为另一个行业的资源,我使用农业食品废物作为着色源,结合使用产生色素的细菌来扩大调色板。
因此,来自各种废料的单宁可用于染料配方。
但对纺织品进行着色只是冰山一角的可见部分,因为纤维制备是在上游进行的,以确保颜色的耐光性和耐洗涤性,即所谓的“媒染”。无论纤维是动物纤维还是植物纤维,都会使用不同的媒染剂。
在理论、原型设计和结果分析之间反复获得的专业知识有助于获得“纺织生态素养”。结合生物学知识,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之间的有害相互作用。
最终,生态素养和仿生学概念的综合让我反思了时尚产业生态系统的宏观愿景,并将“纺织生态素养”的概念视为部署设计、健康、教育、工业。
我的研究旨在表明纺织品的物质性必须与自然生态系统共生和谐,以便双方从相互作用中受益。
总之,纺织工业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需要紧急关注和创新解决方案。本文深入研究了历史背景,探索了跨学科方法,并提出了“纺织生态素养”的概念,作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协作手段。
通过关注可持续设计、教育和创新实践的利用,设计师可以在重塑行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生态意识和仿生原理的结合凸显了纺织品物质性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的潜力。
在我们前进的过程中,培育纺织工业与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集体责任——这将为人类和地球带来更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