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最小二乘法例题及答案】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在数学和统计学中广泛应用的求解方法,主要用于处理数据拟合问题。在大学课程中,如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或数值分析等课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例题,详细讲解最小二乘法的应用过程,并以表格形式展示计算结果。
一、例题描述
给定一组实验数据点如下:
x | y |
1 | 2 |
2 | 3 |
3 | 5 |
4 | 7 |
要求: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y = a + bx $,并求出参数 $ a $ 和 $ b $ 的值。
二、最小二乘法原理简介
最小二乘法的核心思想是:找到一条直线,使得所有数据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y = a + bx $,我们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参数 $ a $ 和 $ b $:
$$
b = \frac{n\sum xy - \sum x \sum y}{n\sum x^2 - (\sum x)^2}
$$
$$
a = \frac{\sum y - b \sum x}{n}
$$
其中:
- $ n $ 是数据点个数;
- $ \sum x $ 是所有 $ x $ 值之和;
- $ \sum y $ 是所有 $ y $ 值之和;
- $ \sum xy $ 是所有 $ x_i y_i $ 之和;
- $ \sum x^2 $ 是所有 $ x_i^2 $ 之和。
三、计算过程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我们先列出各项计算所需的中间结果:
x | y | x² | xy |
1 | 2 | 1 | 2 |
2 | 3 | 4 | 6 |
3 | 5 | 9 | 15 |
4 | 7 | 16 | 28 |
接下来,计算各项总和:
- $ n = 4 $
- $ \sum x = 1 + 2 + 3 + 4 = 10 $
- $ \sum y = 2 + 3 + 5 + 7 = 17 $
- $ \sum x^2 = 1 + 4 + 9 + 16 = 30 $
- $ \sum xy = 2 + 6 + 15 + 28 = 51 $
代入公式计算 $ b $ 和 $ a $:
$$
b = \frac{4 \times 51 - 10 \times 17}{4 \times 30 - 10^2} = \frac{204 - 170}{120 - 100} = \frac{34}{20} = 1.7
$$
$$
a = \frac{17 - 1.7 \times 10}{4} = \frac{17 - 17}{4} = 0
$$
因此,拟合的直线方程为:
$$
y = 0 + 1.7x = 1.7x
$$
四、结果总结(表格)
参数 | 计算值 |
$ n $ | 4 |
$ \sum x $ | 10 |
$ \sum y $ | 17 |
$ \sum x^2 $ | 30 |
$ \sum xy $ | 51 |
$ b $ | 1.7 |
$ a $ | 0 |
拟合方程 | $ y = 1.7x $ |
五、结论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成功地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给定的数据进行了线性拟合,得到了最佳拟合直线 $ y = 1.7x $。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尤其适用于数据存在误差或噪声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拟合结果。
如需进一步了解最小二乘法在非线性拟合或其他应用场景中的使用,请参考相关教材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