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高考作文】2011年,是中国高考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全国共有933万考生参加高考,竞争异常激烈。在语文考试中,作文题目作为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备受关注。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不仅体现了命题者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期待。
一、作文题目回顾
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国卷(新课标)的作文题:
题目:
“中国崛起的特点”或“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
该题目要求考生围绕“中国崛起”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与观察,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是一道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既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考验其语言表达和逻辑组织能力。
此外,其他省市如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也有各自不同的作文题目,例如:
- 北京卷: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 上海卷: “一切都会过去 vs 一切都不会过去”
- 江苏卷: “拒绝平庸”
这些题目各有侧重,但都强调了对学生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二、作文特点总结
特点 | 内容说明 |
主题广泛 | 多数题目涉及国家发展、人生理想、社会现象等,鼓励学生关注现实 |
思辨性强 | 需要学生分析问题、表达观点,而非单纯叙述 |
强调情感与价值观 | 鼓励考生表达个人情感与价值取向,增强文章感染力 |
文体自由 | 多数题目不限文体,允许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多种形式 |
三、优秀范文示例(节选)
题目: “中国崛起的特点”
范文节选:
“中国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奋斗与坚持。从农村到城市,从工厂到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在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篇章。我们看到高铁飞驰,5G网络覆盖全球,科技的进步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然而,真正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文化的自信、人民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
四、总结
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不仅是一次语言能力的测试,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它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发展、个人的价值、社会的责任。通过写作,学生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思,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信念。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年份 | 2011年 |
考生人数 | 约933万 |
全国卷作文题 | “中国崛起的特点”或“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 |
其他省市作文题 | 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上海:“一切都会过去 vs 一切都不会过去”;江苏:“拒绝平庸” |
作文特点 | 主题广泛、思辨性强、强调情感与价值观、文体自由 |
作文意义 | 考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思想深度 |
总之,2011年的高考作文,既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也是时代精神的缩影。它见证了新一代青年的成长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