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膝的含义】“卑躬屈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权势或地位高的人时,表现出极度的谦卑、顺从甚至奴颜婢膝的态度。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身体上的动作(低头弯腰),更强调了心理上的服从与畏惧。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卑躬屈膝 |
拼音 | bēi gōng qū xī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含义 | 形容对人极度谦卑、顺从,甚至失去自尊的表现。多用于形容对权势者的谄媚行为。 |
出处 | 出自《汉书·王莽传》:“卑躬屈膝,奉承上意。” |
近义词 | 奴颜婢膝、低声下气、阿谀奉承 |
反义词 | 傲然挺立、刚正不阿、威武不屈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他人对权力的过度服从,或形容某些人缺乏骨气和尊严的行为。 |
二、具体解释
“卑躬”指的是身体低伏、俯首;“屈膝”则是膝盖弯曲,表示跪拜的动作。合起来就是形容一个人为了讨好别人,连身体都不得不低下,显得非常卑微。这种行为往往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暗示说话者认为对方失去了自我尊严。
在日常生活中,“卑躬屈膝”常用于描述一些人为了利益、地位或生存而放弃原则,向权威或强势一方低头的现象。例如,在职场中,有些人为了升职,不惜对上司阿谀奉承,这种行为就常被形容为“卑躬屈膝”。
三、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的书面表达,尤其是在批评或分析某些人的行为时。
- 避免滥用:该词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伤他人感情。
- 搭配使用:可搭配“讨好”、“迎合”等词,增强语气。
四、结语
“卑躬屈膝”不仅是对行为的描述,更是对人格的一种评价。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压力与挑战时,应保持自尊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低头顺从。真正的强者,是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