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驼破瓮原文及翻译注释】一、文章总结
《杀驼破瓮》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百喻经》,作者为印度僧人伽斯那。该故事通过一个愚蠢的商人为了取出骆驼而打破陶瓮的行为,讽刺了那些因小失大、目光短浅的人。故事结构简单,寓意深刻,常被用于教育人们在做决定时要权衡利弊,避免因一时冲动或贪图小利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本文将对《杀驼破瓮》的原文、译文及注释进行整理,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阅读与理解。
二、内容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杀驼破瓮原文及翻译注释 |
出处 | 《百喻经》(印度僧人伽斯那著) |
类型 | 寓言故事 |
主题 | 讽刺因小失大、目光短浅的行为 |
核心寓意 | 做事应考虑整体利益,不能因小失大;要有长远眼光,不可急功近利 |
三、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昔有商人,有一驼,其重千斤。复有一瓮,盛满水。商人欲将驼载瓮,而瓮重于驼。商人遂欲杀驼,破瓮以取水。众人闻之,皆笑其愚。
翻译:
从前有个商人,有一头骆驼,重量有一千斤。他又有一个陶瓮,装满了水。商人想让骆驼驮着陶瓮走,但陶瓮比骆驼还要重。于是商人打算杀死骆驼,打破陶瓮来取水。人们听到后,都嘲笑他的愚蠢。
四、注释说明
词语 | 解释 |
商人 | 指古代从事买卖的人,代表普通人或小人物 |
驼 | 骆驼,一种耐旱的动物,常用于运输 |
瓮 | 陶制容器,用来装水或其他液体 |
千斤 | 古代重量单位,表示非常重 |
愚 | 愚蠢、不明智 |
笑其愚 | 同行或旁观者对其行为的讥讽 |
五、总结分析
《杀驼破瓮》虽然篇幅简短,但寓意深刻。它揭示了一个常见的心理误区:在面对问题时,往往因为急于求成或缺乏理性思考,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商人为了取水,竟然选择破坏两个有价值的物品,这种行为显然不合逻辑。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抉择时,应当冷静分析,权衡利弊,避免因一时的冲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六、结语
《杀驼破瓮》作为一则经典寓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要保持理智,注重长远利益,而不是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得启发,提升自身的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