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空城计是第几计】“三十六计空城计是第几计”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在历史、文学爱好者中流传较广。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经典战术之一,展现了他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智慧。那么,在中国传统的“三十六计”中,空城计究竟排在第几位呢?
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整理和总结的方式,提供一份清晰明了的答案。
一、三十六计简介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集大成者,最早见于《南史·梁本纪》,后经历代发展完善,成为一套完整的兵法体系。它不仅用于战争,也广泛应用于政治、外交、商业等各个领域。
三十六计分为六套,每套六计,分别为:
1. 胜战计
2. 敌战计
3. 攻战计
4. 混战计
5. 败战计
6. 走战计
二、空城计在三十六计中的位置
根据传统版本的“三十六计”,空城计属于第二套“敌战计”中的第六计。
具体排序如下:
序号 | 计名 | 所属套别 |
1 | 声东击西 | 胜战计 |
2 | 围魏救赵 | 胜战计 |
3 | 借刀杀人 | 胜战计 |
4 | 以逸待劳 | 胜战计 |
5 | 趁火打劫 | 胜战计 |
6 | 声东击西 | 胜战计 |
7 | 无中生有 | 敌战计 |
8 | 借尸还魂 | 敌战计 |
9 | 调虎离山 | 敌战计 |
10 | 欲擒故纵 | 敌战计 |
11 | 抛砖引玉 | 敌战计 |
13 | 比较难记 | 攻战计 |
... | ... | ... |
(注:此处为简化展示,实际三十六计完整列表可参考权威文献)
三、空城计的来源与意义
空城计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讲述的是诸葛亮在兵力不足、敌军压境的情况下,故意打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表现出从容不迫的样子,使司马懿误以为城中有埋伏,最终撤退。
这一计策体现了诸葛亮极高的心理战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也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案例。
四、总结
综上所述:
- “三十六计空城计是第几计” 的答案是:第十二计。
- 空城计属于“敌战计”中的第六计。
- 它不仅是一条兵法策略,更是一种心理博弈的体现。
如果你对三十六计感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计策,了解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和背后的历史故事。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三十六计的内容,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