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牛字偏旁的汉字】在汉字中,许多字都带有“牛”字作为偏旁,这些字大多与牛有关,或者从牛的形态、功能中引申而来。了解这些字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汉字的构造规律,还能加深对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牛”字偏旁的汉字及其简要说明。
一、总结
“牛”作为汉字中的常见部首之一,出现在许多汉字中,通常表示与牛相关的意义或象征。这些字有的直接与牛的外形有关,如“牪”、“犇”;有的则通过引申义表达与牛相关的概念,如“特”、“物”等。此外,一些字虽然含有“牛”字旁,但其含义已发生演变,不再局限于牛本身。
二、带“牛”字偏旁的汉字表
序号 | 汉字 | 拼音 | 含义/解释 |
1 | 牛 | niú | 家畜,力大,常用于耕作 |
2 | 羊 | yáng | 家畜,与牛并列为重要家畜 |
3 | 牦 | kàng | 藏羚羊的毛,可制衣物 |
4 | 牵 | qiān | 牵引,拉扯 |
5 | 特 | tè | 特别,独特 |
6 | 牧 | mù | 放牧,管理牲畜 |
7 | 牲 | shēng | 家畜,供食用或祭祀 |
8 | 物 | wù | 事物,物品 |
9 | 版 | bǎn | 书本、版面 |
10 | 牢 | láo | 关押犯人的地方,也指坚固的住所 |
11 | 牛 | niú | 重复出现,强调牛的概念 |
12 | 牡 | mǔ | 雄性的牲畜 |
13 | 牯 | gū | 牛的一种 |
14 | 牬 | biāo | 牛的品种 |
15 | 牟 | móu | 古代一种牛的名称 |
16 | 牦 | kàng | 藏羚羊的毛 |
17 | 牖 | yǒu | 窗户,古时指牛车上的窗 |
18 | 牜 | niú | 与“牛”同义,古代用字 |
19 | 牞 | dōng | 古代一种牛的名称 |
20 | 牠 | tǐ | 旧时指牛 |
三、小结
带“牛”字偏旁的汉字种类繁多,既有直接表示牛的字,也有引申出其他含义的字。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牛的重视,也体现了汉字构形学的智慧。通过对这些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发展规律。在日常学习和使用中,注意这些字的结构和意义,有助于提高汉字识别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