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意思】“势如破竹”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发展非常顺利、势头强劲,仿佛用刀劈开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地迅速突破。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某种趋势、力量或行动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进展,且难以阻挡。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势如破竹 |
拼音 | shì rú pò zhú |
出处 | 《晋书·王濬传》:“今若攻之,必破其众,若不速攻,彼将自溃。势如破竹,不可当也。” |
含义 | 形容事情进展迅速,毫无阻碍,势不可挡。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事业、战争、运动等的发展势头极强。 |
近义词 | 势不可挡、锐不可当、势如破竹 |
反义词 | 停滞不前、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企业发展 | 公司新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反应热烈,势如破竹。 |
运动比赛 | 球队在比赛中表现强势,势如破竹,连连得分。 |
政治局势 | 政府政策推行迅速,势如破竹,赢得广泛支持。 |
学术研究 | 他的研究成果不断突破,势如破竹,引起学界关注。 |
三、成语背后的故事
“势如破竹”最早出自《晋书·王濬传》,讲述的是西晋时期将领王濬率军伐吴的故事。当时他率领水军顺流而下,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攻占敌方城池,最终成功灭吴。这个成语因此被用来形容强大的气势和无法阻挡的进展。
四、总结
“势如破竹”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强大势头和顺利进展。它不仅适用于军事、政治等领域,也广泛应用于商业、体育、学术等多个方面。掌握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事物发展的态势和力度。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势如破竹”的含义及其实际应用,从而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