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田子为相翻译及原文

2025-09-28 19:42:26

问题描述:

田子为相翻译及原文,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9:42:26

田子为相翻译及原文】一、

《田子为相》是一则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的寓言故事,通过田子担任国相后因贪图小利而引发的后果,揭示了“廉洁自律”与“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故事中,田子在担任国相期间,接受了他人赠送的玉璧,虽未明目张胆地贪污,但这种行为却引起了百姓的不满和质疑,最终导致国家治理的混乱。

该故事强调了官员应以清廉自持,不能因小失大。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道理:即使看似无害的行为,若被民众察觉,也可能带来严重的政治影响。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田子为相,三年,国人皆称其贤。 田子担任国相三年,国内的人都称赞他贤能。
有献玉者,田子不受。 有人献给田子一块玉,田子没有接受。
其人曰:“此珍物也,愿君受之。” 那人说:“这是珍贵的物品,希望您接受它。”
田子曰:“吾家贫,无以奉客。” 田子说:“我家贫穷,无法招待客人。”
其人曰:“吾闻君子不以物轻义。” 那人说:“我听说君子不会因为财物而轻视道义。”
田子曰:“吾不以义轻物,亦不以物重义。” 田子说:“我不因道义而轻视财物,也不因财物而加重道义。”
于是,国人皆曰:“田子之贤,不在其位,在其心。” 于是,国内的人都说:“田子的贤德,不在于他的官位,而在于他的内心。”

三、简要分析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田子虽然身为国相,但他并不轻易接受别人赠送的贵重物品,表现出一种清正廉洁的作风。然而,当他拒绝玉璧时,他的理由并非出于道德高尚,而是出于“家贫”之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不够坚定。

后来,当对方提到“君子不以物轻义”时,田子的回答更为理性和平衡,体现出他对“义”与“物”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最终,人们认为田子的贤德不仅在于职位,更在于他的内心操守。

四、启示

《田子为相》虽短,却寓意深远。它告诉我们:

- 官员应以身作则,保持清廉;

- 即使是微小的举动,也可能影响公众对官员的信任;

- 真正的贤德,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于内心的坚守。

如需进一步探讨《韩非子》中的其他寓言或历史人物故事,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