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灭虢的读音和意思】“假道灭虢”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常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中,表示通过借路的方式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下面将从读音、释义、出处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假道灭虢”拼音为 jiǎ dào miè guó,其中“假”意为“借”,“道”指“道路”,“灭”是“消灭”,“虢”是古代的一个小国名。该成语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借道虞国去攻打虢国的故事,最终不仅灭了虢国,还顺带灭掉了虞国,成为历史上典型的“借道灭国”的典故。
此成语常用来比喻表面借路、实则图谋不轨的行为,也用于形容利用他人资源或条件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带有一定的策略性和欺骗性。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假道灭虢 |
拼音 | jiǎ dào miè guó |
出处 | 《左传·僖公五年》 |
典故来源 | 春秋时期,晋国借道虞国进攻虢国,后又灭虞国。 |
字面意思 | 借用他人的道路来消灭敌人 |
引申含义 | 表面上借路,实则图谋不轨;利用他人资源达成自己目的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历史、政治、军事等场合,也可用于日常比喻 |
近义词 | 借刀杀人、以邻为壑、假公济私 |
反义词 | 诚心诚意、光明正大、直言不讳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假道+灭虢) |
是否常用 | 常见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假道灭虢”时,应注意其历史背景和引申意义,避免误解为字面意思。同时,该成语多用于描述策略性行为,语气上略带贬义,适合用于批评或分析某些行为背后的动机。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可参考“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等策略类成语。